10月31日晚,国产a视频免费观看不卡数字经济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在我院F202报告厅举行“农业社会化服务”学术论文写作工作坊。来自江西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农业现代化研究》编辑部、《农林经济管理学报》编辑部等多所高校和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农业社会化服务”系列论文展开深入研讨。工作坊由我院曾喜梅博士主持。

首先,基地负责人彭新宇教授致欢迎辞。随后,国产a视频免费观看不卡尹思同学、杨昊同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向媛珍同学、湖南农业大学吴悠同学汇报了六篇学术论文。尹思同学在《种下希望:良种服务能否提高农户收入》中指出,良种服务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能够显著增加农户收入。她的另一项研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能否缓解要素错配?——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则运用准自然实验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杨昊同学在《患寡,更患不均:数字技术应用对农户经营性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强调,数字技术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向媛珍同学的两项研究《二轮延包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变迁、现实梗阻与提升路径》《数字素养何以促进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分别关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耕地保护问题,为理解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关键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吴悠同学在《激活“沉睡资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嵌入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逻辑——基于H区的案例分析》中,通过H区案例深入探讨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对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推动作用。
南京财经大学钱龙教授、四川农业大学徐定德副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陈江华副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彭继权副教授,以及《农林经济管理学报》常务副主编郭如良教授、编辑部副主任尹琴研究员、《农业现代化研究》王育花副主编担任点评专家。与会专家从研究选题、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政策建议等多个方面对报告论文进行了深入点评,既肯定了研究的创新价值,也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建议。此次采用的“专家+编辑”双轨评议机制,有效提升了论文的学术规范性与发表可行性。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路径,加强该领域研究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次工作坊通过搭建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不仅促进了青年学者的成长,也为推动农业经济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图:周明涛/一审:胡尊国 /二审:王治 /三审:彭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