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南京财经大学钱龙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陈江华副教授做客金岭学术大讲堂第74期(2025年第28期),在经管大楼100报告厅主讲了题为“如何撰写高水平智库资政报告”“关于实证分析论文写作的一些感悟”的两场报告。讲座由副院长王治主持,学院14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钱龙教授系统阐述了智库咨政报告的文体特征。他指出,与学术论文不同,咨政报告通常篇幅精炼,具有“短、平、快、实”的特点。其核心结构采用“三段式”: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客观准确分析问题、务实管用解决问题。钱教授特别强调,解决问题部分最为重要,是报告的关键价值所在。针对咨政报告的选题与撰写,钱教授建议研究者要围绕相对熟悉的领域,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善于观察大局,注重“小切口”突破,做到“以小见大”。他特别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指出深入社会实践是做好咨政报告的前提。他鼓励师生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农村、工厂,与人民群众保持联系,了解真实社会情况,从中发现真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陈江华副教授系统阐述了实证分析论文的选题方法与研究框架。他提出五大选题方向:与常识相悖的现象、政策禁止却持续发生的事件、政策评估、现实观察和文献梳理,为师生提供了清晰的选题思路。通过实例,陈教授生动展示了如何从现实问题中发现研究价值。他以农地确权政策评估为例,解析了政策研究与实证分析的结合;用“在村不种地农户生计保障”的例子,演示了从社会现象中提炼科学问题的方法;并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地流转租金的影响”研究为例,说明了如何通过文献梳理构建研究框架。在研究方法上,陈教授详细讲解了如何运用威廉姆森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等维度构建理论框架,为实证分析奠定基础。
现场师生在问答环节踊跃提问,就如何平衡政策导向与学术规范、如何将实证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等话题与两位教授深入交流。
最后,王治总结指出,两场讲座虽侧重不同——钱龙教授聚焦政策写作的务实与结构,陈江华副教授侧重学术研究的逻辑与创新——但都强调“从真实世界中发现问题”的研究理念。本次学术讲座不仅提升了研究生对两类文体写作方法的系统认识,也为未来产学研结合与政策服务能力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裴凤艳 图/易珂 一审/裴凤艳 二审/王治 三审/彭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