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升翻译师资科技素养,服务国家翻译能力建设和湖南“三高四新”战略,湖南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于2025年7月26日至31日在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成功举办“2025湖南省第四届暑期翻译技术师资培训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教学实践及教师科技素养提升’专题研修班”。本次研修班由协会主办,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雅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开幕式上吉首大学副校长姜又春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吉首大学“立足大湘西、服务文旅融合”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协会常务理事、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简功友主持开幕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产a视频免费观看不卡外国语学院院长段胜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回顾了协会38年来深耕科技翻译、服务湖南开放发展的历程,详细阐述了本次研修班以“技术硬实力+人文软实力”双轮驱动、赋能教师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目标,并对研修班成功举办表达了坚定信心。
协会会长、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范武邱教授充分发挥学术引领和组织协调作用,他亲自设计并构建了“理论前沿+技术实操+科研赋能”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作为《外语与翻译》执行主编,范会长主持“科研项目申报与论文选题工作坊”,结合自身丰富经验,为学员精准指导科研选题与设计策略;获得学员一致好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段胜峰教授全程深度参与研修班组织管理工作,作为会务总协调人,在课程安排、专家联络、学员服务及后勤保障等方面周密部署、高效执行,确保了研修活动的顺畅运行与高品质呈现。
依托协会平台优势和范武邱会长的学术影响力,本次研修汇聚了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张爱玲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赵军峰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莫爱屏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华树教授、湖南大学王湘玲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张蔚磊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李志奇教授、南华大学刘彬教授等十余位国内知名学者及上海一者科技陈件CTO等企业技术专家组成业内顶尖师资阵容。课程聚焦大语言模型应用、AI翻译实践、口译教学改革、区域国别研究等前沿领域,并创新设置“翻译技术沙龙”,促进专家与学员深度互动,有效对接学术前沿与教学实践需求。
研修班选址张家界,体现了协会服务地方发展、推动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传承。段胜峰秘书长回顾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协会组织翻译出版资深院士陈国达所著《张家界武陵源峰林欣赏》助力张家界走向世界的事迹,强调本次培训是服务湖南开放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湖南篇章的延续。活动巧妙融入湖湘文化元素,深化了学员对服务地方战略的使命认同。
来自全国高校的翻译骨干教师、行业专家及技术研发人员参加了本次研修。学员们普遍反映,研修内容前沿、师资雄厚、组织周密,收获丰硕,对提升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教学与科研能力具有显著效果。结业仪式上,范武邱会长为学员颁发本次研修班全体专家签名的结业证书并作总结讲话,充分肯定了研修成效。
本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是湖南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在省科协指导下,积极履职尽责、服务科技人才成长和行业发展的具体体现。活动有效提升了参训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翻译人才、服务国家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和湖南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 图文/陈不悔 一审/何健 二审/方星雅 三审/段胜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