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日下午,设计艺术学院在建筑艺术楼C302成功举办研究生“可持续×咖啡渣再生艺术”学术沙龙。活动由2023级研究生周小楠、候湘婷担任分享人,吸引30余名研究生参与,以废弃咖啡渣为核心探索“变废为宝”的跨学科创研实践。
分享环节,周小楠以《绿色美学:ESG视角下的可持续设计》为题,系统梳理可持续设计理论框架,并展示课程实践中的技术路径;候湘婷聚焦《校企共创的可持续设计》,解析“咖啡渣+菌丝体”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美学潜力,其相关成果已应用于星巴克“绿色门店”展陈道具,实现从实验室到商业场景的闭环验证。活动核心“咖啡渣沙画创意工作坊”中,参与者以4-5人为一组,领取含粗细咖啡渣、天然黏合剂等材料的“循环材料盲盒”,随机抽取“城市代谢”“零废弃社区”等关键词,需融入纽扣、碎布头、快递气泡膜等至少三种废弃材料,在30分钟内完成可触摸、可嗅闻的“可持续微景观”,现场氛围轻松活跃。研讨环节,师生围绕“废弃材料如何兼顾结构强度与情感温度”“循环设计是否能催生新的美学范式”等议题展开深入辩论。不少同学表示,触摸到咖啡渣的粗粝质感后,可持续不再是抽象口号,而是“可以捏在掌心的未来”。
此次研究生学术沙龙以咖啡渣串联理论、实践与研讨,既为研究生搭建跨学科创研平台,也让可持续设计从概念落地为可感知成果。学院后续将持续探索“环保+艺术”模式,以设计赋能绿色发展,激活循环理念的创意潜力。
(文/王闪闪 图/赵桐祯 一审/李慧 二审/宋国宁 三审/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