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本科生教育专业设置 > 正文

专业设置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4日 来源: 作者:

01、专业介绍

本专业依托国产a视频免费观看不卡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办学,专业代码为081202。学科已具备“摄影测量与遥感”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依托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拥有省部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科研与教学平台作为支撑,拥有丰富的软硬件设备;相关专业测绘工程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专职教师4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博士学位35人,拥有学校优秀的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和一批有广泛影响的教学科研骨干,可为遥感专业办学提供良好的教学师资、实践基地和平台资源的共享支持。

02、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秉承“博学、力行、守正、拓新”校训精神,坚持“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育人理念,彰显工程教育特色,涵养家国情怀,厚植创新精神,培养“底色亮、实践强、善创新、敢担当”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本专业培养能掌握遥感科学、测绘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受到专业技能训练,能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水利、矿业地质、农业国防等相关领域从事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遥感信息专业服务与应用,以及数字化测绘等方面的生产、 开发、科研工作。

03、教学实验条件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学实验中心测量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测量实验室 2005年7月获评“湖南省教育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同年获批“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约1427平方米,分设于金盆岭和云塘两个校区,仪器设备总值2500余万元,包括精密光学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NSS RTK、测量机器人、无人机等先进仪器设备1000余台(套)。测量实验室下设有测量学基础实验室、数字地形测量实验室、测绘工程实验室和摄影测量与遥感实验室。

本专业拥有相关教学软件包括:CASS 数字测图系统、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 Grid 数字摄影测量网格、ArcGIS10.8 教育版、(天宝 TBC)GNSS 基线解算网平差软件、激光点云数据处理系列软件、三维地形可视化软件、三维空间信息数据生产系统软件、土地资源遥感信息处理软件、遥感信息处理软件等软硬件及相关设备,主要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摄影测量的内业数据、地形测量、控制测量、GNSS 数据处理技能。专业配备无人机(智能化低空遥感系统),主要用于满足学生学习航测外业像控点布设、测量、数据处理,学习使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采集和编辑以及制作各种数字摄影测量产品。

遥感专业实验室

AA450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

光谱遥感硬件系统M300/M350 RTK+MS600 Pro

无人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测量系统

04、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第二课堂四个类别和系列课程组成,核心课程有:航空与航天数据获取、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图像解译、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学、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GIS原理与应用、地图学、数字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前沿、无人机测绘及应用、土地管理与不动产测绘、测绘法规与测绘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等。

夏清副教授指导本科生发表高水平论文

05、学术交流

学院实施开放办学,与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实施了“赴国(境)外学习交流资助计划”,通过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选派师生访学、合作科研、联合培养等方式,为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能力提供了机会。

专业老师参加学术年会

区域交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国际研讨会

美国橡树岭国际实验室研学项目

06、就业前景

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建立独立自主的遥感对地观测体系,发展了资源、气象、海洋、环境减灾四大民用遥感系列卫星和军事遥感系列卫星。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列为重大专项,目前已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观测能力,为我国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应急减灾、大众消费以及全球观测提供了服务保障。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已将遥感作为我国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气候变化、乡村振兴、数字中国、智慧城市和智慧海洋等多项内容均对遥感技术提出了系统性、综合性和高阶性的迫切要求。

未来5-10年遥感人才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5.20%-8.20%,从事遥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的高层次人才总需求将达45万-60万人。根据统计分析,2021年学科相关从业人数较五年前总体涨幅32.44%。就业去向涉及IT、测绘、国土、规划、交通、地质、矿产、农业、水利、生态、环境及军事等领域,并已向保险、新闻、经济等行业渗透。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乡规划、交通水利等领域从事与遥感相关的生产、管理、研究工作;还可从事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对地观测技术应用、智慧城市研究和技术服务;或在测绘、地理相关专业方向,如遥感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水文学等硕、博士专业继续深造或出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