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名单,我校材料学院刘鹏副教授及其团队主讲的《聚合物流变学B》成功获评“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标志着学院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聚合物流变学B》是面向材料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属于力学、化学与材料科学交叉融合的前沿学科。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课程体系中,流变学作为衔接“材料结构与性能”与“材料制备与加工”的关键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材料的流变行为,进而实现产品品质的控制与优化。课程内容涵盖唯象流变学、结构流变学、实验流变学和加工流变学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动与变形规律,为高分子材料、陶瓷浆料、电极浆料及复合材料的制备加工提供理论支撑,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流变学原理分析和解决材料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先进陶瓷、新能源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自2012年开设以来,《聚合物流变学B》历经十余年教学实践与持续改进,逐步形成了“思政引领、学科交叉、数智赋能、学研一体”的课程特色。课程构建了“知识图谱导学—基础理论阐释—工程案例剖析—任务驱动探索—翻转课堂讨论”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线上自主学习、线下面授教学与课外实践环节的有机融合,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同提升。教学团队已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励4项,完成省级教改项目3项,指导学生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获奖12项,并在增材制造、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等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23篇,教学与科研成果丰硕。
材料学院始终紧扣新工科建设内涵,将课程建设作为提升专业质量与人才培养成效的核心路径,坚持以产出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近年来,学院已陆续建成多门省级一流课程、省级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及一批校级“金课”。本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突破,将进一步推动学院课程数字化建设进程,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教学成果推广应用,为培养适应未来产业需求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图文/刘鹏 一审/李锦文 二审/李灵均 三审/郑延恒)